顾晓松院士为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师生上信仰公开课

发布时间:2021-12-28 浏览次数:990

作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一,12月26日上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为实验室师生上信仰公开课。

顾晓松以《科技创新,人才培养与建设科技强国》为题,从“组织工程创新与产品研发”“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”“建设科技强国征途中大学生的时代责任与担当”等方面展开,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团队二十年磨一剑,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领域取得的成就,在推动智能医学、工程技术发展、再生医学创新与产业发展、中国脊髓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创新联盟成立等方面所做的相关工作。

课上,顾晓松用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带大家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。当年,通医人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,依然对科研充满了热情,并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成果,拥有响亮的名字“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”。他指出,世界在变,中国在变,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,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交汇点,国家大力推出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,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,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,推进科技人才强国战略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历史的责任与担当。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,大学生要学习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学习航天精神,学习袁隆平科研精神,把科技创新写在祖国大地上,体现在服务民生、服务国家、服务社会中,做祖国栋梁、民族精英和家庭支柱。他勉励广大师生传承“爱国奉献、永攀高峰”的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精神,认真思考感悟文化、精神、价值、信仰这几个词的深刻内涵。

顾晓松最后用自己的座右铭“人生价值在于为社会发展做贡献,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”与大家共勉,希望大家在新时代、新征程担当新使命,将个人的科研工作与祖国的强大、民族的富强、人类的文明进步结合起来,从跟跑、并跑走向领跑,用更高的眼界、更大的格局兑现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的铿锵承诺,为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强国提供重要支撑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实验室硕博研究生、博士后及部分教师自发前往听课,反响热烈。85后年轻教师王星辉说,自己从学生时代到留校任教的十年来,每年都会聆听顾老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公开课,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感触,“顾老师将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人才培养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,这深沉的家国情怀始终是我的精神动力。如今我已经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和科技工作者,我会将这份情怀继续传承下去,保持对前沿科技的钻研精神,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,成为有信仰、有担当的高校教师,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、人生的引路人。”90后党员、博士后从猛听完公开课后备受激励,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,有幸在顾院士的团队学习,不仅要学习他20年如一如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的精神,更要学习他时刻不忘服务社会、造福人民的崇高信念。硕士研究生徐涛坚定了继续读博深造的信心,表示将会以这份精神信仰为起点,不断鞭策自己克服困难,踏实做人,勤勉做事为科技兴国贡献个人力量。

本次活动由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龚蕾蕾主持。

(黄丽)

顾晓松院士为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师生上信仰公开课。